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Oh My God ! 弟弟的驗血結果不準確 ?
故事是~~~
前幾天(3/9),一位一歲八個月的弟弟,是外院轉進本院兒科急診。
轉院的原因,主要是弟弟發燒持續超過6天,也在外院「住院住了5天」,但找不出發燒的原因。在外院的驗血檢查,只有發現「貧血、血小板低下」。沒有明確細菌或病毒的感染。(圖1)
當弟弟在我們的急診時,第ㄧ時間,我們就懷疑有「血液科的疾病」。
但外院驗血報告無法證實,雖然如此,我還是跟學妹提醒說「#ㄧ定不要太相信外院的驗血數據,因為有過幾次白血病的診斷經驗,是由本院抽血檢驗出來,但是外院的驗血報告是無白血病!」
所以我們安排抽血檢驗,果然病人在兒科急診的抽血報告如圖2,真的是白血病!🙀🙀🙀
最後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為什麼會這樣呢 ?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以目前一般用機器去分類白血球的情況而言,在白血球分類上可能會有誤判的情況發生,必須由專業人士以抹片觀察白血球型態才能得到正確之判讀而免於延誤治療。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診斷
一般而言,非常容易。尤其是目前血球檢測十分普遍,只要抽血數分鐘之後看血球數據即可略知大概情況。
#通常病人會有不同程度之貧血及血小板下降,而白血球之數目可能是偏高或偏低或正常,但如果看白血球之分類,通常會有中性球被抑制的現象,
#以目前一般用機器去分類白血球的情況而言,在白血球分類上可能會有誤判的情況發生,必須由專業人士以抹片觀察白血球型態才能得到正確之判讀而免於延誤治療。若周邊血液數據有懷疑是白血病,那麼骨髓檢查是必要步驟,由骨髓細胞之型態及分化程度才可以做正確之FAB及WHO分類,而且有時周邊血液尚未出現芽細胞時,骨髓必定已是充滿了惡性細胞。
#所以有時候即使外院有做過抽血檢驗我們還是需要再詳細檢視一次